先来回答下问题吧。
答案就是两者的工作归属不一样:
快递员是有明确归属的,不管顺丰也好,或者题主要问的京东,快递员们入职的就是这家快递公司(没错京东也有自己的快递部门);
而骑手,更类似于灵活就业者,他们可以是自主注册接单,也可以是加入站点,但是站点对他们的管理是比较松散的。
所以说快递员的社保归属很明确,入职了哪个公司,就由哪个公司来买。
而骑手则不然,他们与美团、饿了么或者盒马之间的关系,更类似于快递员跟淘宝之间的关系——你在平台下单,平台负责发货,然后由另一家公司或者个人来为你配送。
因此,要问为什么外卖平台不给骑手买社保而京东会给快递员买社保,可能是因为对骑手没有约束能力,即不要求在岗、不要求在为、不要求最低KPI等等。
而且可以脑补一下在京东非自营店买东西,是由其他快递配送的,这部分快递员的社保,京东也是不管的。
那么有朋友要问了:那是不是就代表,骑手是没有社保的呢?
这也不见得。
比如上图中的“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
这项政策,其实从去年7月就已经试点实施了,第一批试点平台是曹操出行、美团、饿了么、达达、闪送、货拉拉、快狗打车7家企业,试点省市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四川、重庆、海南。
截至今年7月底,已覆盖615万外卖骑手和网约车司机等群体。
而它最大的创新点就是“按单参保和缴费”,这一点是挺符合自由职业者的工作特点。
像我前面说过,外卖骑手,包括还有网约车司机,他们跟平台的关系并没有那么深度密切,说白了就是每天干多干少,怎么干,都是自己说了算,所以平台除了派单之外,主要作用就是监督,并不会干涉太多的工作内容。
所以,灵活就业者对于参保的需求,并不是“按月保障”,而是“按单保障”,也就是我每接一单,就能获得一笔保单。这笔保单的保障范围就是这次接单服务期间,以及延续到完成服务后一小时,这样的保障与传统的工伤保险比起来,无疑是更加适合灵活就业者的。
并且,职业伤害保障实际上是在现行工伤保险制度的大框架下建立和实施的,它除了不同于传统社保的按月缴费之外,其他的保障与现行工伤保险制度基本一致。此外,职业伤害保障保费由平台全额承担,对劳动者免费。
这么一看,对于骑手来说,其实“职业伤害保障”才是更适合他们的保障方式。
其实在“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推广之后,我也跟熟悉的骑手小哥聊过对这个政策的看法。
骑手小哥表示,其实对于他们来说,要是遇到意外伤害,最怕的还是麻烦。
甚至小哥给我说了个自己的经历:曾经遇到过一次送餐时被汽车刮倒,当时餐也洒了,人也摔了,虽然脑袋有头盔保护着没啥大事儿,但是肩膀和手臂伤得不轻,去医院检查是锁骨断了,需要住院休养一段。
但是对方是个外地牌照的车,所以要走保险赔付比较麻烦,而且对于交通责任的划分,对方司机也很有异议,当时在交警那边扯皮了很久,也没有最后确定。
幸运的是,由于小哥有职业伤害保障,所以自己这边的赔付很快就下来了。基本上手术住院以及后续的医药费、误工费赔付到位之后,损失是没有多少的。
这点也是让小哥感觉非常庆幸的,他跟说的时候也带点庆幸“幸好平台有这个保险,每一单归每一单,所以赔的时候不会扯皮,只要在这个时间段内,有啥三长两短都赔钱。”
所以,随着灵活就业形式的推广,骑手也好,网约车司机也好,甚至更多的其他灵活就业者,都是可以获得保障的。
并且职业伤害保障也是已经被时间和实际试点证明了具有实用性和可复制性的新型社保,是确实可行、值得推广的。
而且,相信在未来这些保障会继续完善,并且覆盖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