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老生长谈的问题,争论不断,作为一个自学编程走过来,又在培训机构做过老师的人,有一些资格来谈下自己的看法。
有人把培训的学生标榜为没有自学能力的人,不算是合格的IT技术从业者。此言差矣,以读书为学,书本就是你的老师。以视频为学,视频就是你的老师。以培训为学,我们就是你的老师。有幸获得一本好书,跟对一位好的老师,进入一所好的学校,都能让我们学习成长的道路上,受益颇多,这无可争辩。难道你们在编程道路上不同样希望能和技术大牛有交流的机会吗?没有人能够自己创造知识,不同的只是学习方式。选择去培训,比零基础自学,可以快速而全面的学到一门技术,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获得编程的学习思路,最后在就业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一份工作,去事先为自己以后的生活获得一份保障。试想你能在家不断坚持几个月每天从早到晚的学习吗?我相信很少有人有这样的自控力,在这里可以,有这个氛围。当你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耗费大量时间解决不出来,也是否特别需要身边能有一位随时提问及时指点的老师?
有人说培训是吃快餐,学出来的都是营养不良。我不完全否定这句话,可也有失偏颇。甚至我看到的是,有些对培训的学生却是满满的歧视感。尽管培训机构的模式被一些人诟病,在这里,我不讨论IT培训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它已经是一个产业了,它存在的必要性还用废话吗?吃快餐有吃快餐的好处,能及时的吃到,吃饱。先跨过这个门槛,能进入这个行业生存,获得一个发展平台。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好的实践能力,能快速做出一个产品来,这种人才的优势,显得格外突出。而你快餐吃完了,不代表以后就不能吃不许吃所谓有营养的东西。如果你对IT技术有着极高的兴趣,没有人能阻挡你学习的脚步,如果你只想单纯的混口饭吃,想多挣点工资,这也无可厚非,也没有人有权利指责你,当然,你老板除外。从学习方式上来说,暂时放弃去啃枯燥的理论,反向以实操先入为主,只捏取实践所需的相应的理论,来做出东西,获得成就感,获得回报,以此来更好的精进,难道不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吗?
我不知道有多少程序员平常做的工作需要有够深厚的底子,我想CURD是大部分程序员的宿命。
做为一个老师,同样,也和大家一样做为一个程序员,我始终抱着长期精进的为学态度,从来不去想自己什么时候、哪一天会成为绝世高手、人人口中的技术大牛。这些都是虚妄。不要总想着一次性就能学到最好,几个月培训下来就想上天?我时常是读一遍书,之后读第二遍,之后读第三遍。。。学习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别说几个月,对我来说,就是几年也不足够已。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把心态持平,放端正,时刻记住能多学一点东西,就能多做一些事情,手里多拿一点工资,自身就多一份价值,理想也就多一丝可能,如果最终生活由此能变得美好一些,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意义所在啊。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走一步,再走一步。吾人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始终精进是不二的法门,自然笃实光辉。